放療的皮膚保護
2016-08-27 08:09:45
放療的皮膚護理,在當今醫學也重視了起來,因為放射治療對患者的皮膚損害是較為嚴重的,術后的皮膚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保持放射區皮膚的清潔、干燥、防止感染。照射野皮膚避免刺激:照射區勿用手抓搔,忌洗擦肥皂,禁貼膠布,勿剃毛,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冷熱刺激,勿吹風、日曬、禁止熱敷,放射治療期間,照射區內禁止用紫外線、紅外線、激光等照射。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金屬的藥物,如碘酒、萬花油、紅汞等。
急性皮膚反應,是指皮膚受到一次或近期內受到多次一定劑量的射線照射后所引起的損傷。根據損傷的程度輕重,臨床上一般分為三度。一度是干性皮炎,在臨床上的表現多為紅斑、色素沉著、毛囊擴張、毛發脫落、皮膚脫屑,自覺皮膚瘙癢、灼熱感等。在對這類癥狀護理的時候,應當對患處涂抹
皮膚保護劑,并盡可能暴露患處皮膚。
二度癥狀又稱濕性皮炎,臨床反應在一度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出現明顯的充血、水腫、水皰形成,水皰穿破后表皮糜爛、滲液。在護理方面還是使用皮膚保護劑對患處進行噴抹,暴露皮膚。避免使用油脂類的輔料進行涂擦。
三度癥狀就是發射性潰瘍,為過量照射所致,其真皮層受損,可經久不愈,在正常治療護理的情況下是不應該出現的。嚴重者需植皮治療,為了避免出現,這要求醫生能正確運用放療技術。
慢性皮膚反應是指局部受到多次小劑量照射,受照射后數月后數年出現皮膚損傷的改變;亦可由急性損傷遷移而來。
臨床表現上照射區域上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減退而呈花斑狀、表皮干燥、變脆弱、皮下組織萎縮,彈性消失,易受損傷而形成潰瘍,難以愈合。